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节 (第3/4页)
赵煦伸手按了按刘清菁的手背,戏谑道:“我可以为世宗作证,信佛信道都延续不了寿命。亏得我年少时,喜欢与禅僧谈玄说妙,白费功夫。” 柴荣大笑:“我本来灭的很干净,是李煜收留了些,赵光义又大建寺庙道观,令死灰复燃。” 他俩一个三十八岁,一个二十五岁,都算是事业未尽而英年早逝。 正在谈笑古今、指点江山社稷时,又有祭品祭文随风飘来,从天而降,都规整的落在赵煦眼前。 祭品倒不算什么,又是当季新品而已,但新品多是甜品,甚至有过丧心病狂的甜味红烧rou,宋宣宗依然不屑一顾。 “真是家书抵万金。” “还是烽火连三月。”祭文没信封,展开就看。赵煦越看越开怀:“金国服软,割让了一个州!大宋在战争中损耗极少!好哇!!太子有儿子了!!这么快,他才几岁。真是双喜临门。章惇附庙了,他也能知道此事,必然欢喜。” 赵煦快活的站起来,轻飘飘的跑到旁边扶乩累的满脸大汗的俩祖宗,以及认真记录文字的父亲身边,高高兴兴的宣布:“太子有了嫡长子!佶儿带着他来告庙!大宋后继有人!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赵匡胤满意的点头:“他待你不薄。”赵佶这个好孩子让赵光义再也没法找借口辩解,说什么人之常情。你也是人,他也是人,他只是没有自己的子嗣,怎么道德就高处这么多呢? 赵光义不管自己遭受怎样的嘲讽,反正是自己的血脉,都是! 赵煦欢欢喜喜的回去拿酒喝,喝酒弹琴,刘清菁唱个歌,喝至微醺,再拿书信慢慢看。 繁花正盛,紫藤花成串,丹桂飘香,牡丹争奇斗艳,正是好时节。 可惜书信中写到李进此人存心气人,佶儿在信中骂骂咧咧,赵煦也皱眉:“佶儿脾气太好了,纵容的臣下无法无天!单是贬为庶人,真是便宜了他。朕若还活着,一定将他发配岭南。” 作者有话要说: 在作者空间里,本书和英英礼子以后的快穿世界都加了个标签【英礼cp】,喜欢的可以收藏下,他俩的快穿很爽的。 感谢在2021-04-27 02:49:31~2021-04-28 02:26: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唯闲 20瓶;酒红 10瓶;云林子 5瓶;绿豆炖排骨 2瓶;明月碧水间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0章 大观十六年(虫) 十年后,大观十六年(1128年)。 太史令黄香和物理院刘院长都在郊外试验场,拿着自制的秒表,紧张又期待的凝视着眼前的景象。 通过十年时间,终于达到了官家要求的高炉炼钢,用煤炭作燃料,效率更高,成品的质量也更好,浇筑出来的车轮的硬度和精细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比起原先那种会在使用中逐渐变形的车轮,有了—zwnj;个飞跃式的进步。 物理院的势力范围也有极大扩展,每年拨款十万贯以上,单独的项目还能得到官家追加的实验资金,在城外的山林平原上获得了百顷相对来说比较贫瘠的耕地,作为试验场地。 蒸汽机曾在这里爆炸,试验用火车曾在这里出轨,发动机曾在这里爆炸,分解和炼制石油的大缸曾在这里燃爆,不遵守规则的博士也曾铅中毒、水银中毒,酸洗用的化工材料大缸里也曾消失过不遵守规则的工匠,试验用的载人风筝摔下来过十多次,有些土地至今还是寸土不生,颜色变得有些诡异。 但也曾在这里制造了改良版的蒸汽机,分解了柴油和煤油,炼制了高纯度的玻璃,制作了小块玻璃镜,批量生产显微镜、放大镜和更好用的望远镜,制作了煤油灯,以及故障繁多但已经能用的柴油发动机,以及其他公之于众或隐匿起来的机械。 刘院长紧张的看着学生们头戴钢盔,在棉袄外身穿锁子甲,规规矩矩的沿途检查铁轨,清理掉枯枝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