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节 (第4/4页)
个时辰。 林玄礼听的连连点头,有些欢喜。 [乾顺手里虽然没有火器,也没有制作方式,但他肯定掌握了数据,研究透了。 ] [没有火器研究如何反制就等于是闭门造车。] [但是这指挥使说得对,那是山,重型火炮难以在山路上行进,军队没法抬着发射火箭的床弩满山跑。现在的山路也不算什么正经山路,敌人容易躲藏,更容易设下滚木礌石的陷阱。万一被他们俘获了火器,朕就他娘的亏大了。] [六哥:冷静啊礼子,决不能让李乾顺得意的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歌。] [呸呸呸,不吉利。] 一直讲到西夏山势地形、河流城寨、运粮路途、存储粮草容易被破坏,后续补给困难会导致当年五路伐夏的悲剧重演…… 姚雄试图说的婉转一点:“官家,这西夏境内的山,未经修建的多。山上可没有青石小路、铁索栏杆。山上道路崎岖,半个月没人走过的地方,那小路就被肆意生长的树枝野草覆盖住,非本地人绝不知道。有些地方牵着马,马都上不去,官家,大宋的火器虽好……” 但是很难搬到山上!也很难运用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从下往上的射程和在平地上的射程不一样,这个试过了,距离几乎能缩短一半以上,而且缺乏实战训练。 林玄礼微微皱眉:“山路崎岖,西夏人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上设伏么?伏击谁?山与山之间没有大路?商旅们惯用的商路?” 姚雄只好举例说明。 种师道凝重的说:“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官家,最重要的是,李乾顺在西夏境内竟然算是个贤明的君王,现在这些西夏人也宁愿为其效死力。官家虽有仁君之名,但西夏境内不曾传诵官家的美名,有道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官家广施恩慧,也不曾有一分一毫落在党项人身上,反而是李乾顺待他们宽厚仁慈、节俭朴素,唯才是举。对于李乾顺来说,人心可用。 对西夏人来说,大宋是不义之师,他们虽然不敢做什么,但一定不肯顺服,要镇压以十万计的、不顺服的百姓,需要分兵数万。大宋可以号称三十万兵马,但算上官家带来的三万骑兵,总共十五万军队。” [深受西夏人爱戴的李乾顺…真特么恶心。] [李乾顺就不能压迫盘剥一下西夏人吗……] [他大概也知道,如果不做个明君,就要亡国。靠。] 种师道总结道:“官家若要战胜西夏,侵吞土地,不难,要想彻底灭掉西夏,难。汉武帝坐拥精兵猛将,也没能灭了匈奴。恕臣力有不及,不能为官家分忧解难。” 各军指挥使们纷纷表示赞同。 林玄礼叹了口气:“继续说。” 种师道在地图上指指画画:“官家要教训李乾顺,臣以为可以,而且不难。他派了三四个jian细,臣等出兵为官家夺取他三四个大城,给李乾顺以重创,又不必深入腹地,不会逼的他逃窜。虽不能消官家心头之恨,但这样的成本最低,又可以宣扬李乾顺的罪行,令西夏百姓悉知。” 魏季礼在旁边突然开口:“官家,您还记得六国论吗?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大宋雄兵三十万陈列边境,宗主国问罪于臣属国,臣以为不必发兵征讨,可以令西夏王割让城池赔罪,以消官家心头之恨。”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在晚上十点之前都没写出来,就纠结于打不打,输不输的问题…等我想明白也太晚了!!困死_(:3”∠)_ 第197章 派人出使西夏(虫)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季礼,提出了一个逼迫西夏割让城池赔礼道歉的美好建议。 这可以给西夏一个十足的教训,一次稳准狠的羞辱,又能避免任何危机,就算大伙费尽全力也没能拦住官家想要御驾亲征的心,这个战略计划也能保证官家安然无恙。打打边关的城池是不会有危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