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徽宗_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节 (第4/4页)

人,都想要这个。

    这是个战略,出考题是为了推出我的政策做预热,给钱则是收买名声,安士大夫之心。

    户部尚书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官家,臣以为不妥,从未有此先例。眼下国库虽然充裕,但举子上万人,这就是……得拿出三万贯?”

    礼部尚书立刻反对户部尚书:“官家宽仁爱民,教化民众一心向着学,功莫大焉。今年进士科的名额比往年少,并非官家不爱惜人才,而是优中选优。花一点钱,受天下士人之心,这有何不可?臣以为,这些钱其实有点少了。”

    户部:钱钱钱!

    礼部:美名!美名!

    户部:败家玩意!

    礼部:死抠门!

    林玄礼听他们吵了半天:“不少。这就是意思意思,足够他们路上吃饭的。给的多了,国库负担不起,一路上不安全,又担心有人假冒举子领取钱财。”

    礼部尚书继续争取:“官家容禀,大宋幅员辽阔,足有万里之遥。”给官家算了一笔账。

    林玄礼扣门习性发作,反驳道:“原本连这一两贯都没有,举子们一样能来科考,考完了一样回家去。朕怜惜他们,也不准备承担全部路费。”

    章惇听够了,出了一记狠招:“既然**(礼部尚书)不同意,官家,此事就此作罢如何。”

    林玄礼露出了‘哇你真是个坏蛋’的微笑:“好吧。”

    礼部尚书脸都青了,这一下没争取到,反而是他阻隔皇帝施恩与士人,不仅这些没拿到钱的士人要骂他,就连朝廷官员都要说他阻拦仁政,陷官家于刻薄寡恩。

    户部尚书不依不饶:“官家!!此非常例!”

    只此一次,您不能在黄河泛滥、或打仗时再给举子们发钱,然后问我为什么没有钱。

    “说得对,只此一次。”林玄礼心里一算,朕要是活三十年,就得有十次科举,好多钱哇!

    朝会之后,章惇单独留下:“听说官家已经写好了试题。”

    林玄礼精神一振:“是啊。你以为如何?”

    章惇迷惑不解:“臣不知道试题内容。臣打算让开封府撒出人去,以免有宫人偷盗题目外泄。也请官家下令宫门严查出入夹带之物,昭告宫人,事涉泄题者,剐。”

    林玄礼皱眉:“啊呀,真不该写的那么早,下次出完题记在心里,等举子们都到了集英殿再宣布。”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宫人偷看题目拿出去卖,这个有先例,也有可能是章惇看到题目之后不敢明着反对,悄悄泄题给士子,然后再告诉我一下,逼得我不得不改题目。

    章惇:“那样最为稳妥。臣告退。”

    “等会。我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你。”

    章惇有些惊讶,也很警惕,官家很可能又戏谑我。“不敢当。臣愿尽力一试。”

    林玄礼踟蹰了一会:“神宗有王安石,六哥有你,都是心意相通的重臣能臣。我登基已有一年,没见有谁有这般潜质。虽是高朋满座,精明强干,并无一人与我心意相通。”

    就小豪猪知道我的心,她还懒得不得了,就喜欢窝在后宫里吃饱了招猫逗狗玩鸟扒拉小孩玩。

    章惇惊疑不定的看着官家,心中一瞬间闪过三千多字的内容,各种可能都思量周全了。决定说实话,并且婉转一点:“官家,您一直担心有人投您所好。臣没读过各地官员的奏本,但其中一定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治国之策。大宋人才济济,官家喜欢的那种允文允武的官员,不在少数。先帝与王安石畅谈入夜,几乎留他住在宫里。臣也曾对先帝整日奏对。官家批阅奏折虽然勤奋,但不曾和看重的臣子深谈。”

    心意相通你得聊吧,官家不多说话,大臣就很紧张,连自己猜对没猜对都不知道,官家的十年计划、终生心愿是什么也不知道。这就只能战战兢兢的工作。这没什么不好,但是官家自己拒绝沟通,在大臣奏对时不推心置腹,再怪大臣不懂他,这就强人所难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