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7章| 议国策孙膑展才 抑魏势陈轸献谋 (第7/12页)
在谷中时大不一样,心中微微一凛,跨前奏道:“父王,此地风寒,莫要伤了龙体!” 魏惠王朝庞涓看一眼,呵呵笑道:“爱卿说得是,此地不是礼贤之处。”又转向孙膑,拱手一揖,“孙子,宫中叙话!” 孙膑还礼:“陛下先请!” 魏惠王一把携住孙膑之手,径自走去。庞涓悻悻一笑,与太子申并肩跟后。 来到前殿,分君臣坐定,魏惠王转向孙膑,拱手道:“寡人望孙子之来,如渴思饮哪!” 孙膑抱拳回揖:“草民初来乍到,无尺寸之功,却蒙王上如此垂爱,实在惭愧!” 魏惠王再揖:“孙子为天下大贤,寡人本当亲去云梦山恭迎大驾,无奈国事烦冗,一时走不开,让申儿代劳,已是失礼了!今蒙孙子看重,躬身至魏,寡人未能郊迎三十里,这又失礼了!” 孙膑感动,起身叩拜,声音略是哽咽:“王上??” 魏惠王再次起身,亲手将孙膑扶起,携他至席,按他坐下,复到自己席前坐定,目光慈爱地望望庞涓,看看孙膑,感叹道:“不瞒孙子,寡人自得庞爱卿,国威大振。闻孙子与庞爱卿同窗共读,已有大成,寡人心中挂念,夜不成寐。《诗》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此之谓也!今得孙子,寡人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孙膑抱拳道:“王上知遇之恩,草民必结草以报!” “孙爱卿,”魏惠王抱拳还礼,话入正题,“魏地处中原,有齐、楚、秦、赵、韩五大强敌环伺,堪称四战之地。寡人自承大统以来,东忧西患,无一宁日。前几年,秦人自西来,夺我河西数百里,占我函谷要塞,威逼我崤关和河东。前不久,齐人自东来,兵锋胁迫大梁。幸有庞爱卿中流砥柱,方使寡人转危为安。痛定思痛,寡人决定恢复先王铁军,重组大魏武卒,再振大魏雄威。这是大事,唯庞爱卿一人,独力难支,爱卿此来,适逢其时啊!” 庞涓从这几句话里探知惠王基本赞成自己的扩军奏案,心中大悦,面上却是声色未露,只将目光缓缓移向孙膑,希望他能推波助澜,尽快促成此事。 孙膑缓缓应道:“王上壮志,草民不胜敬仰。草民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爱卿但说无妨!” “先圣老聃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聃又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是以草民??” 孙膑接连引出老聃之语,庞涓已知话头不对,连使眼色,又打手势,不让他再说下去。孙膑看见,止住话头。 魏惠王身子微微前倾,盯住他:“孙子,说下去!” 孙膑看一眼庞涓,迟疑有顷,继续说道:“草民以为,先圣之言,不可不察。自古迄今,圣人治世,没有一人是靠兵强马壮打出来的。” “这??”魏惠王略显不快,收回前倾的身子,“请问孙子,兵若不强,马若不壮,倘若有人打上门来,寡人何以拒之?” “回禀陛下,”孙膑抱拳应道,“治国必以兵备,但兵备当以息争为旨,不宜恃强好战。草民先祖孙武子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魏惠王凝眉有顷,微微点头:“听孙子之言,寡人耳目一新。关于治军用兵之法,寡人择日讨教。孙子听旨!” 孙膑起身,叩首:“草民候旨!” “封鬼谷士子孙膑为客卿,赐客卿府一处,仆从三十名,黄金一百两,锦缎三十匹。俟有功绩,另行封赏!” 孙膑再拜:“臣谢王上封赏!臣告退!” “爱卿慢走!” 返回途中,庞涓埋着头,一句话不说。 快要走到武安君府,庞涓终于出声,摇头长叹:“唉!” 孙膑抬起头来:“贤弟,膑适才所言,哪儿不妥吗?” “唉,”庞涓又叹一声,“孙兄如何能在王上面前说出不战之词呢?” 孙膑略怔一下:“贤弟,膑心有所想,口就??” “孙兄啊,”不待孙膑说完,庞涓摆手打断,“身为将帅,若不征伐,王上养之何用?” 孙膑惊愕:“贤弟??” “好了,好了,”庞涓再次摆手打断他,“小弟恳求孙兄,此等话语,今后莫要再说。否则,朝中就会有人将我鬼谷士子看作贪生怕死之辈,于先生面上无光。” 孙膑不无茫然地望着庞涓。 庞涓爆出一笑,朝孙膑肩上轻拍一掌,面色和悦起来:“好了,孙兄,莫提这些不快之事。明日若无大事,随涓弟大营里瞧瞧!” 孙膑点头:“唯听贤弟吩咐。” 翌日晨起,庞涓如约邀孙膑驰入城南中军大营,请来司徒白虎作陪。 如前番惠王视察一般,庞涓再次展示了三千虎贲的威势。 看过力士的表演,庞涓不无得意地望着孙膑和白虎:“这些将士,不知两位入眼否?” 白虎大是叹服:“看庞将军带兵,真是没个说的!有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