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章 逆势扩张 (第1/3页)
“克莱门特先生,别的我不干预,但是有俩条,”柳若依离开德国前召开了公司管理层第一次会议后,对克莱门特说道。 “第一条,研发方面一定要做到移动通讯的低功耗内存和存储器技术世界领先,至少不能比ss公司的差。我们要为移动通讯最好的存储解决方案。” “第二条,三年以内,收缩成熟产线,在华夏内地建设不低于竞争对手的产能,由内地中鑫国际代工普通产品。 未来最新一代高端存储芯片由萨克森和香江龙工厂生产,而普通产品则该由华夏内地生产。” “未来三年的大规模产能生产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为此,你提交的预算董事会都会认真考虑,不受当前供需情况影响。”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未来董事会会考虑管理层的期权问题,否则” 柳若依没有说完,但是克莱门特还是懂得。 留给他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也绝不短了,事实上克莱门特还是感谢柳若依给他这么一个证明自己机会。 奇梦达在华夏当然已经有了建厂,这边的土地和人工成本优势,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到,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更是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与伦比的。 只是按照柳若依这个规划,除了德国的工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工厂都将采用代工模式。 这就意味着在美国,宝岛的产能必须转移到华夏内地,在克莱门特内心中,其实是认同这个计划的,因为这样一来,成本就可以同竞争对手完全拉低到一个水平线上。 甚至因为丢开了工厂的包袱,整体成本可能还会更低一些。 几条70n级别的生产线已经落伍,不受技术管制的限制。柳若依的计划完全不受影响。 克莱门特将这些事情记在了心里。 对于他来说,仿佛重生一般的奇梦达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代工欠款,美国工厂工人处置,设备搬迁和产能在华夏内地的重建 还要移动通讯存储器的研发! 每一件事对于总裁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大事,这些足够他忙碌好长一段时间了。 柳若依倒是没有太多事情,留下中鑫国际几个工程师,一方面开始接手70n产线技术的培训,未来70n产线都将转移给中鑫国际,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柳若依飞一般拿下奇梦达,对于业界来说,有人叫好,更多人则在唱衰,认为一个外行进入半导体核心行业,纯粹是乱指挥。 奇梦达的日子不会比以前更加好过。 辛亏柳若依选择使用了自己的私人资本进行收购,所以虽然说很多人唱空,但是柳若依并没有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对外公告解释或者担心股价受到影响的问题。 奇梦达的70n工艺虽然说已经落后现在主流工艺制程俩代,中间差了45n,32n俩大代差,看起来是比较lo的技术。 但是考虑到这个工艺产线的设备在改进部分流程工艺后,具备升级到55n的可能性。 对于现在还是采用90n,正在研究65n的中鑫国际内地工厂来说,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了。 更重要的是普通的内存颗粒,比如512bit内存,256bit这些常用内存颗粒,采用55n的工艺生产后,成本比起90n来说至少要节省百分之五十多的成本。 同样的12寸晶圆切割出来的芯片,90n与70n制程在每片晶圆上产出的芯片数量分别为7501050个及13501420个,数量差距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何况换成更加先进的55n制程。 所以技术才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因素。柳若依敢拿下这家看起来无以为继的内存大厂,看准的就是技术上的进步她可以烧钱烧出来! 同时也就把成本空间打出来了。 低潮时候扩张的套路,不仅仅是高丽人可以玩,柳若依一样能够玩得比他们更狠! 三年让克莱门特再造一个ss公司存储器产能,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