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页 (第2/2页)
学或者农科院那边,咱们同那些人相比,一没有人才储备,二没有技术储备,想要做这样的项目,根本没什么优势啊! 唐玉环教授也开口道:而且我们国.家在农林渔牧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袁老先生,他带领的团队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水稻产量翻了好几番,而且对于很多原先并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地,他们都做出了技术攻关与突破,我想,我们还是别掺和了。 苏娇杨摇头,解释道:看来你们都误会我的想法了,我提出这样一个课题,并非头脑一时发热就做出决定的。我们国重就算要搞农林渔牧方面的研究,那也不会和袁老他们的研究课题重叠。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我们没有专业对口的人才储备与技术储备,但农林渔牧的研究又不仅仅是育种育苗和改良作物品质,这些研究课题都是针对农作物本身的,属于作物个体研究。 我提出的课题,是要结合我们国重的优势,不管是数学优势、计算机优势,还是工业设计优势,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储备与人才储备,去攻克一些集群作物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的数学地质团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土质情况、降水基本情况、交通运输情况、气候变化情况等研究不同地域最适宜种植的作物,还可以结合地球化学的特征来研究地下水迁移规律,预判三年后、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这些地域最适宜种植的作物类型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会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提前做出布置? 一听到苏娇杨还要给数学地质研究组分配研究工作,孙主任当下就傻眼了,苏主任,数学地质研究组现在忙着呢!忙着呢! 苏娇杨摆摆手,让孙主任把想说的话给吞回肚子里去,她没理会孙主任的抱怨,又看向负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薛成仁教授,道:发展经济学研究团队也得加入进来,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该怎么做,你们自己考虑。 比如说,你们可以进行植物种植配比关系的研究,根据国内的供需关系以及不同地域的土壤生产力等多种因素来决定种植配比,比如说,在什么地方种植大豆、在什么地方种植小麦、在什么地方种植玉米高粱等。 在保证国内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再向远处考虑考虑,看我们应该如何种植,才能使得农业也称为一个吸金力强的聚宝盆?放着这么多的土地不种,实在是辜负了老人口中的那句土能生万物、地可蕴黄金。 发展经济学研究组最近几年的研究项目倒不是很多,研究压力也不大,如今听到苏娇杨给安排的任务,那薛成仁教授点点头就答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