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第2/3页)
可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莱姆注意到,“推断”一词用得正确无误,经常有人将其与及物动词“暗示”混淆。他说:“问个问题。你喜欢读系列小说吗?哈利·波特?还有电影,对吧?”通常,他对文化现象不怎么感兴趣——除非有助于破案,但这种事从未发生过。不过“波特”,毕竟是“波特”。 年轻男子眯起黑眼睛。“没错,喜欢。” “你确实明白那是虚构的,对吧。霍格沃斯并不存在?” “霍格沃茨。对,我一清二楚。” “然后你得承认,巫师、施咒、巫毒、鬼魂、念力和你那个在犯罪现场发生心理转移的推测——” “胡说八道,你想说的是这个吧?” 哄堂大笑。 莱姆皱了皱眉,倒不是因为被打断;他欣赏傲慢,而且那个文字游戏其实相当聪明。他表达的是一种严肃的不满。“根本不是。我想说的是,那些说法个个都有待实际经验证明。你为我提供实证研究,纳入有效的采样数量和采样控制,反复重现你假定的心理转移的结果,验证你的推测,这样我才会认为它是合理的。我本人不会只依靠这种推测。死死盯着调查中难以确定的方面,就会分心,顾不上手头的重要任务,那就是——” “证物。”回答的又是朱丽叶·阿切尔。 “犯罪现场变化之快,就像突然遇到微风的蒲公英。只是稍迟片刻,从上百万个配位体中存留下来的那三个就会消失。一滴雨水就能冲掉凶手的一个dna,从而毁掉我们从dna联合检索系统里找到他的机会,包括查找他的名字、住址、电话号码、社保……和衬衫号码。”他扫视了众人一眼,“衬衫号码是个玩笑。”林肯·莱姆说的每一件事,大家通常都深信不疑。 那个时髦警察点点头,但似乎并不信服。莱姆心里有所触动,琢磨着那个学生是否真的会研究一下这个课题。真希望他会。没准儿他的推测确实有点价值。 “再过几周,我们还会多讲讲洛卡德先生的‘粉尘’——也就是微物证据。今天的主题会确保我们先有粉尘可以分析。我们要探讨的是犯罪现场的保护。你永远都不可能遇到一个原始的犯罪现场,那是不存在的。你的任务是确保犯罪现场尽可能少受污染。好了,头号污染物是什么?”不等人回答,他继续说道,“没错,是警察同行——通常,最通常,是高级警官。我们怎样才能让打扮得光鲜亮丽、准备面对新闻摄像机的高级警官们远离犯罪现场,同时又能保住我们的饭碗呢?” 笑声渐渐平息,授课开始。 这些年来,林肯·莱姆断断续续从事教学工作。他也不是多么热爱教书,但他坚信犯罪现场调查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而且,他希望可以确保刑事鉴定专家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准——也就是他的水准。许多有罪之人要么逃脱了罪责,要么所受惩罚远远轻于所犯罪行。无辜之人则要身陷囹圄。他决心竭尽全力严加训练,打造出新一代的刑事专家。 一个月前,莱姆决定把这当作他的新使命。他把手头的刑案调查工作处理完,在约翰·马歇尔学院申请了一份教职,学院距离他在中央公园西侧的连栋住宅仅有两个街区。事实上,他用不着申请。有天晚上,他和一位地方检察官朋友在一起喝酒,若有所思地说到他在考虑退出刑案调查去教书。这位地方检察官向某人传了几句话,结果消息又传回了约翰·马歇尔学院,也就是检察官兼职任教的地方,不久学院院长就打来了电话。莱姆猜测,因为他的名气,他算是一件包赚不赔的商品,可以吸引媒体和更多的学生,还有可能促进学费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