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夏记绣庄 (第2/2页)
好些太太先后道,竟连价格也未问,夏花开心之余不免犯愁,因为时间紧,这套小猪佩奇,只有这一套,原本她还不打算卖的,暂且作为观赏,这下如何是好。 “诸位太太,真是对不住,这小猪佩奇,暂且就只一套。”夏花道。 众人一听,不免失落。 “夏姑娘,可是我先要的。”陈五太太说着向前挽住了文三太太的手。 话音刚落,只听一人道:“这位太太,要么,我们几个分着,各得几幅?” 余下几人听闻,觉着此主意甚好,先后说道。 陈五太太拧着眉,她自然不愿意,若是分开,岂不是不全,这几人虽说不是与他们一路来的,然看穿着打扮,必是不凡,她初到陈家,恐落了不好,正在思索之际,文三太太拍了拍她的手,她会意,于是点点头。 夏花见此,石头落地,向陈五太太投去感激一笑。 “诸位,其实店里的每福绣品都有故事,倘若你们无事,店里的曹掌柜,伙计,皆可以讲给你们听。”夏花道。 众人一听,来了兴致。 不远处的文五,瞧着这一幕,笑意十足。 夏花领着文三太太一行人从一楼到二楼,最后上了三楼,众人见惯了一楼、二楼的新奇,不免好奇三楼还有什么等着,于是几乎都跟着去了。 光顾绣庄的都是女子,多是太太姑娘,一到三楼,一阵惊呼,满屋子都充盈着烂漫诗意的气氛,年轻姑娘对此毫无招架之力。 左边的墙上挂着一大幅画,红日,秋色,春水,烟雨,房舍,云雾,湖畔……众人看的有些痴了,似乎她们已置身其中,撑着油纸伞,款款而来。 文三太太深瞅了一眼夏花,而后看向一旁的文五,眼睛闪了闪。 三楼的绣品不多,只有几幅羌绣的大件,另外就是用丝绸蒙上的两个木框。对于羌绣,他们在一楼、二楼都是见过了的,这会儿子已过了最初的惊奇,此时他们几乎都盯着放在橱窗中央被蒙面的木框。 何三在众人上楼后,悄然到了不起眼的一角。他其实也很好奇那两幅蒙面的绣品,不过伙计说这锁头只有掌柜和夏花能开。这会儿子见前面围着,他倒是不急了,总会看到的。 夏花见此,手心有些薄汗,她知晓随之而来的才是今日的高潮。双面绣一事,恐多生事端,只有她和夏群辉知晓。 众人催促着夏花赶紧开锁,夏花却道:“诸位,小店绣娘有限,故而这两幅绣品只是样品,单供观赏,待过段时日,有了成品再行供货。” 众人听闻,神色各异,其中年老的几位太太撇了撇嘴,不免觉得小姑娘张狂。今儿不过刚开业,卖了些绣品,开始飘飘然,这偌大的府城,莫非就你一家。论绣艺,这里的绣品可没有陶何两家的精湛,这股子新奇劲儿一过,保不准就平平而已。 何三颇为失落,他从未小看过夏花,也未觉着夏花大话,自打几年前,柳林镇的见面。 “行了,不卖就不卖,先打开吧。”文三太太道。 看似文三太太语气不大好,夏花却听明白了,无非是替她解围,心下感激,随即开了锁。 众人几乎都在橱窗前,因此,夏花揭开薄纱后,只能见到前面的一面,图案不算复杂,绣的是花开牡丹,针绣依然沿袭了一楼、二楼绣品的奇特针法,色彩鲜亮,形象逼真,针脚细密、平齐,牡丹生香,精妙不已。此品的确不凡,只是在场诸人好些见惯了锦绣阁和伊荷楼的上乘佳品,除了针法上的妙处,余下都一般无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