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页 (第2/2页)
一行提示:请尝试活动手指。 难道角色和人物真的是同步的?自己动了角色就会动?总不会是动作捕捉吧?陆小婵心里有种荒谬感。 她摘下头盔,果然看电脑上方夹着一个小巧的摄像头, 单看外形和普通摄像头没有任何区别。 她尝试着张开五指再并拢,视野里角色的手果然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 尽管动作稍显僵硬,却没有一丝一毫延迟。 陆小婵不信邪地把手凑近,画面里的手顿时也来到了眼前,她又抬起头,两只手高高举在眼前,一会儿摊开,一会儿转动,一会儿比个特殊手势…… 不管她做什么,VR画面总是瞬间同步。 真的是动作捕捉——基于摄像头的动作捕捉。 这技术以前也不是没见过,ki就是摄像头动补比较成功的产品,还有深空的特效插件,可以用普通摄像头完成动补。 但是精确到手指每一个关节、心到手到眼到,心里想着、手作出动作、视觉马上就收到反馈,毫无延迟,就好像自己和虚拟角色彻底重合在一起,这就极其困难了。 不光如此,映入眼帘的皮肤更让人吃惊。 手部皮肤上,细小的绒毛、毛孔、突起、肌理细纹、若隐若现的血管……分毫毕现。每一处都是细节,每一处都是质感。 只可惜头盔的显示技术不好,画面存在严重的颗粒感,否则跟真实观察自己的手有什么区别? 陆小婵心想,技术什么时候先进到这种程度了,VR能做得这么登峰造极? 用cg还原真人皮肤质感,她见过,在好莱坞电影里。 实时动作捕捉,也见过。一个巨大空旷的房间,演员身上贴满传感器。 但眼前的场景不是电影,她身上更没有贴满传感器,只通过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就完成了电影级实时渲染和高精度动补。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画面始终维持着超低延迟和60帧刷新率。 渲染和动补尚在理解范围,但是这个始终保持在20ms以下的延迟,简直让陆小婵震撼得头皮发麻。 “这个延迟是真实存在的吗?”她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我不会是戴上眼镜的那一刻穿越到未来了吧?” 她还真摘掉眼镜确认了一下。 还是那个网吧一样的展厅,还是在SIGGRAPH大会现场,电脑显示的时间还是2021年7月。 她重新戴上眼镜,感觉自己有可能在做梦。 陆小婵为什么能知道延迟一直在20ms以下—— 因为从开始到现在,进入这个VR场景的全过程,她一直没有出现眩晕感。 VR眩晕有三大来源,一是硬件和内容设计上的不合理;二是晕动症;三是延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