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_第四百七十章 赵佶无情舍张觉 金国两路大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赵佶无情舍张觉 金国两路大进 (第8/9页)

量的辽国贵族女眷被金人权贵抢为妻妾,当然,不少人也死在了金人的折磨下,但就和后来的宋国宗室一样,也有不少辽国贵女活了下来,甚至还有的逃到了民间。

    契丹这个民族本就有女性掌权的传统,辽国贵女也习惯参与政治当中,在成为金国妻妾的她们,很快就团结了起来,在这一点上,后来也被掠来的宋国贵女就是拍马也赶不上了。

    在辽国贵女中,以天祚帝的六女最为尊贵,其中耶律余里衍被封为蜀国公主,也是六人中唯一一个有公主号的人,和历史不同的是,他并未被金国俘获,而是躲藏到了民间,本是打算逃到西北投奔耶律延禧,没想到耶律延禧被生擒,便干脆潜伏在了会宁府外的一个村落中,希望能找到办法救出自己的家人,当然,如果能复国自然是更好的。

    张觉之死很快传到了会宁府,耶律余里衍立刻觉得是个机会,找到自己信得过的几个辽国贵女,暗中聚会,向金国权贵吹风,希望金国和宋国开战,以便自己浑水摸鱼。

    在后来的靖康之变中,这些辽国旧人起到的作用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此时一封奏折就出现在吴乞买的手里,这是刘彦宗写的,完颜宗望签押,代表了完颜宗望一系的意愿。

    奏折中将燕山府的虚实尽都说尽,最后还有言“宋人不还户口,且闻治军燕山,苟不先之,恐为后患。”

    接着,完颜宗翰又上书表示西北的宋军不断增加,希望朝廷早日准备。

    吴乞买开朝会议论此事,朝中大臣皆曰宋人无信,可伐之,吴乞买便召集军勇,准备开战。

    战争永远都是洗牌的最好机会。

    ——梁山

    看着被押送到这里的三佛齐俘虏,姜德没有任何的好脸色给他们看,但毕竟是要干活的,死了可不行,因此饭食还是管够的,但干两三年下来是否还活着,就不好说了。

    劳改可不是休假的地方。

    这些俘虏也知道了他们的处境,只要干满三年,就可以刑满释放,用管教的话来说,他们只是听从命令,不算什么大罪。

    张觉被杀的消息姜德也知道了,他更比宋国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什么信号,张觉的死将引发郭药师的叛变,更会引发金国对宋国的贪念。

    西北和东北的试探都将宋国的虚弱暴露无遗,更不断有原来投奔到宋国的辽人回逃,这些辽人往往将宋国情报都告知了金国,因此金国后来才会那样的横冲直撞无所顾忌。

    在这个时代,民族是比不上国家的,没有人有立场去说这些辽国逃人的不是,毕竟,他们已经没有国家了,投奔谁都是他们的自由。

    这段时间的军委会开的很勤,无论是后勤还是情报,都开始面整合,在为战争做准备。

    在这样忙碌的时候,姜德愿意见李清照,真的是给这个大家十足的脸面了。

    “李居士,不知道此次来我梁山有何指教?”反正都知道身份了,姜德也不再遮遮掩掩了。

    李清照有些复杂的看着姜德,但想到家中那个苦苦哀求自己的丈夫,还是说道“还请侯爷让家夫离开淄州吧。”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此时为淄州知府,做为山东的重要城市,姜德自然不会放过暗中掌握他的机会,一手山匪,一手金钱,淄州的不少职位都被姜德暗中掌握了,做为知府的赵明诚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至于让赵明诚归顺,姜德还没那个信心。

    “居士,如今的局势你也应该了解了,天下大乱就在这一两年之内了,赵大人在我平阴军的护佑下是最为安的。”姜德劝道,一边是他的确不想李清照这个奇女子遭受战乱之苦,一方面也是赵明诚生性软弱,很好控制,在这个节骨眼上换人,风险太大。

    “侯爷的好意,我等自然知道,只是我和夫君都只是文人,不愿意陷入纷争,另外婆婆在江宁府近期报信说身体不适,也需要照顾。”李清照再次争取道。

    “江南第一名医安道已经被我请上了梁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派人送他去江宁府为你婆婆治病就是。”姜德笑着说道。

    李清照又说了一会,见姜德就是不放人,只能无奈退下。

    姜德送走李清照,回到会议室自己喝起了茶水,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越来越多人发现了梁山的渗透,此时姜德无比的希望靖康之变快点到来,否则的话,他还真的说不定会不会发生一场平阴军和官军的对决。

    毕竟宋朝对内的防范是出了名的。

    姜德的期待没有多久就实现了。

    宣和六年十月会宁府

    会宁府的十月已经可以让人穿上皮草大衣了,但再寒冷的天气也没有刀剑的锐气让人感到心寒。

    一队队的金军笔直的站在演武场上,这些都是从各军挑选出来的精锐,是金国南征北战的基础。

    吴乞买站在高台上往下看,只觉得雄心万丈。

    吴乞买接过边上人送上的祭文,大声读道”往者辽国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