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4/6页)
的小命也不会皱眉!不论如何都不能失态,但是他的喉咙就像塞上了一块面团,咽不下吐不出。朱自强哽咽着说:“我…今晚就动手。” 主席移开目光,像是有意,又似无意地说:“你很优秀,就像年青时的我。陈老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党和人民,也许要过一百年,后人们才会知道他的名字,才会知道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中,曾经有这样一位铁血将军。你是他唯一的亲人,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为了人民安定幸福…为中华和平崛起,我们已经牺牲了很多优秀的同志,而且,还将有更多的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入进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朱自强深深地吸口气,社情庄重地说:“校长,我明白。” 主席收回远望的目光,温和地说:“今年三十了吧?” 朱自强道:“马上三十岁了。” 主席笑道:“三十而立,你已经是省会城市的一把手,我三十岁时,才只是一名工程分局的副书记。呵呵……”笑着比比手指:“小小的副科。很多人在三十岁时还一事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眨眼就是三十年,岁月不饶人啊。” 朱自强轻声道:“校长如果出生在七零年代,也是我辈中最杰出、最优秀的领袖,您一直是我的榜样、楷模。” 主席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将军只有一个。” 朱自强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主席忍不住大笑起来:“你是我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说说你在曲高的事情。” 朱自强在主席面前从来不玩虚的,一是一,二是二,从上任开始到离任,从老牌国企重组合并到扶持农业、医疗改革以及矿业开发,作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汇报。主席针对他指使企业占用扶贫贷款进行农业发展的事情,进行详细的询问,朱自强不敢有任何隐瞒,农业公司的事情本身就属于违规,而且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企业主要负责人起了贪念,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最严重的就是直接损害农民利益。 主席严肃地说:“虽然你成功了,但是我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在各种风险中,最可怕的就是道德风险,面对金钱、权利,以及各种物质诱惑时,谁敢保证不为所动?” 顿了顿,主席脸带忧色接着说:“大力发展经济的隐患就是精神文明的退化,人们收入增高了,意志就变薄弱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邓老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我们那个年代,在物质上确实很贫困,穷得吃不上饱饭,可那时的精神却无比富足。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工人、农民、学生、科学家、文艺工作者……全部团结起来响应党中央号召。我们那时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时刻准备着为了祖国抛洒热血;那时候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搞建设、抓生产,不讲条件,不计抱酬!而现在呢?你看看,连总理都要亲自出面替农民工讨要工资……所以,精神文明建设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伟大的事业;只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党才能继续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辉煌、走向胜利!” 朱自强听得不断点头,主席这番话真是高瞻远瞩,很多党员干部为了捞取政绩,一心扑在发展经济上,这点连他朱自强也不例外,为了致富奔小康,所有的心思都钻进钱眼里,脑海中成天想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税收,人均收入等等。而主席这番话却打开了朱自强的另一种思维,就像主席刚刚说的,有了钱后,人的思想反而腐化堕落了,变得意志不坚,居安不思危,没有进取心,如果真到那时,还将谈什么和平崛起?安逸享乐、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国人……还有什么希望?到那时,我们的党还有领导力吗?不论什么样的党派、组织、机构,都是由人组成的,“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啊。 朱自强一付受教的模样,带着请教的口吻说:“校长,你觉得‘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跟得上历史的发展吗?” 主席沉思了一下,他理解朱自强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发生的作用可以说是超越了所有理论的成就,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就是靠这个思想指导完成的。这句话……准确地说,应该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经历了解放旧社会、成立新中国、文华大革命、改革开放至今,始终贯穿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不论是第二代领导集体,或者是第三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