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_第六百零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二章 (第4/6页)

得了。这与闭门造车很是相似的。

    想要突破,或者说,想要有所感悟,必须要要去看大千世界。”

    曹振自己虽然被困在此处,可是,他其实也是有办法去看着大千世界的,只是不是他自己去看大千世界,而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他还有许多弟子,都在外面的。

    更关键的是,梨珂如今也在外面

    曹振甚至让梨珂,到处去看一看,他也跟着去看他们人族的世界,如今究竟如何。

    虽然,他只能去看,无法亲身去感受,无法去做一些什么。

    可是一直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外面的世界,却也是一种特别的感受,他以前也连接过自己的弟子们,却从未连接过如此之长的时间,从未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而且,他在这里接连感受时光轮回,再次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看外面的世界,以另外一个角度感受着时光的轮回,一时间,自己却也颇有感悟。

    慢慢的,他已经习惯了通过别人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时,他甚至有一种,自己身临其境,甚至是与这一方世界与整个宇宙相融合的感觉。

    百峰教内,一株株被砍开的古树上,年轮在树干上回旋,仿佛记录着岁月的流逝。

    他看到一位老者悠然自在地坐在湖畔,面对着夕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他甚至,感觉自己能够感受到老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和,这位老者,虽然只是一位凡人,可他却又感觉,这位老者已经悟透了时光的轮回。

    似乎,这位老者已是明白,人生的种种起伏,如同日出日落,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执着,所以这位老者才如此的澹然,如此的平和。

    他看到一群星辰在宇宙间闪烁,这些星辰似乎是生命的种子,在漫长的时间里播撒,孕育出无尽的生命。

    这些星辰中的一部分,便是一个个如同人族所在的世界一般的世界!

    而人类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时光轮回却是跨越尘世的真理。

    曹振看到这位老者,慢慢的,自己的心灵也不知不觉变得平静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看到了更多。

    他甚至通过梨珂,看到了他们人族一个朝代的兴盛和衰败,最后被其他的朝代取而代之。

    一代代人来来去去,留下的只是尘封的记忆。然而,历史仍旧在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凡人的世界如此,那么他们修仙的世界呢?

    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不是,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而每个个体都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的,都是微弱却又无比重要的角色。

    他看到白云飘过天际,犹如悠远的历史在眼前展现。

    河水潺潺流淌,仿佛代表着生命的奔流不息,永不停歇。

    大自然的万物都在时光的轮回中循环,生与死、凋零与再生,如同一个又一个循环的圆环,永不停歇。

    他透过别人的一生,观察着别人的成长与变化,他看到一个人从稚嫩走向成熟,再到衰老,仿佛一幅时光流转的画卷展现在他眼前。

    他虽然,只是通过梨珂,通过自己弟子们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可他却有一种与宇宙共振,与时光同行的感觉。

    他体悟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感悟到宇宙的浩瀚与微小。

    他更领悟到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

    时光,或许是宇宙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它可以催生万物。

    可是,他又看到别人的一生在他眼前快速流逝,就如同同沙漏中的细沙,无法倒流,也无法停滞。

    而人类只能顺应时间的潮流,不断适应变化。

    人终究会死去,但是,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那些度日如年的人,时间仿佛是一匹缓慢前行的牛车,而对于那些充实快乐的人,时间又像是一匹飞驰而过的烈马。

    如此看来,对一个凡人来说,甚至对修仙者来说,他们的一生之中,时光的宝贵,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如何用时间去体验、感悟和成长。

    对一些修士来说,人生的价值便是去追求功成名就,追求更高的修为境界。

    对某些文人,一些士大夫而言,他们追求的乃是青史留名。

    但是有些看破红尘之人,他们寻找的是内心的宁静与真爱。

    慢慢的,他收回目光,虽然眼前仍旧是一片虚无,可他却能够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时光轮回,像是一条无形的长河在生命的宇宙中流淌。

    这条河源自远古,奔腾不息,经历了无数个生灭循环。

    每个生命都是其中的一滴水,融入其中,然后再返回宇宙的源头,重新来过。

    时间既是毁灭的力量,也是创造的源泉。

    它带来了岁月的磨砺和无尽的循环,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生与希望。

    “时光,与虚空从来都是并存的。”

    曹振周身,一股股时光与虚空之力不断汇聚。

    如今,整个荒地正处于黑夜之中,无尽的虚空乱流,还有宛如末日浩劫一般重重劫难降临这一方世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